Act 37 (第3/5页)
Wicce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歌古小说www.xishoujianguanggao.cn),接着再看更方便。
本来陈见微还想着过几天去凯库拉观鲸来着。这算是第一支,在种子期就让陈见微改变计划的初创团队了。在飞机上,陈见微认真地阅读了启明星的创始人团队更为详细的背景资料。她着重看了宋敏行的背景资料。
在这之后,陈见微又有了新的想法。
她想把她介绍给一个人。
“你得见见她,亲爱的。”
“你也过来,和我一起见一见她吧,我觉得,你们应该见一面的。”下了飞机之后,陈见微和好友通话时这样说道。她是真心觉得她们应该见一面。
陈见微有强烈的预感,这一面,迟早会发生。尽管目前为止,这两个人的人生轨迹还像是两道平行线。而她只不过将这次见面的时间,往前提早了一些。陈见微一直以来,担任的都是“撒金币的天使"角色。这是她第一次,去充当"上帝之手",试图去移动命运的轨迹线。所以陈见微言语之间,流露出了异常的激动和雀跃。蒋光楣也为之惊讶。
多年以来,她深耕于生物制药行业。
AI和K12教育,无论哪个,都不是她的赛道。AI技术她是关注的,但是教育……
不过,在看过陈见微说的那个人的教育背景之后,蒋光楣倒是明白了一些。为什么陈见微会说她们两个人要见一见,以及,为什么…她的这个“嫡系师妹",会选择投身于教育领域去创业。
关于后者,她还是想再听一听本人的叙述。所以,蒋光楣答应了陈见微。
而临近约定见面的日子,陈见微自己却有些踌躇了。陈见微见过很多自己手中掌握尖端技术的创业者。年轻人姿态倒是放得很谦逊的一一毕竞是来要钱的嘛。但是这些技术人士,一开口就是和谦逊姿态截然违背的,大量艰深的专业词汇,时常绕得她云里雾里的。
对于自己投资的业界,虽然数量众多,但陈见微对它们还是有着一定的了解和认知的一一前提是不要和这些只谈技术的人聊天。如果特地将那些听不懂的专业词汇点出来叫他们解释呢,那么这些方才还口若悬河、滔滔不绝的年轻人,又会陷入卡壳的困顿状态了。他们往往绞尽脑汁,苦思冥想半天,却还是难以避免用大量可能不那么复杂的专业名词去解释的困境。
而这往往又会引出了新的问题。
因为他们口中不那么复杂、默认人人都应该知道的专业名词,其实也是需要专业领域的背景知识的。
这已经不是沟通低效的问题了。
有时候陈见微还能从对方止不住的失望眼神和解释不清的困窘中,隐隐感觉到智商上的碾压。
不过陈见微从不内耗,她又不是专业做技术的,听不懂很正常。倒不如说,不能把她讲明白,是对方的过错和失误。所以陈见微持有的观点一直都是,如果创始人自己不能做到技术和交流二合一一一人无完人,很正常,有的创始人是连技术也没有的,只有想法。那么这种情况下,这个团队里至少要有两名成员,一名专门做技术的成员,一名能说清楚话,可以进行有效沟通的成员。后者通常是达成合作的关键。
优秀的创业者往往同时也是金牌销售。
所以,在了解过今天这支初创团队的构成背景之后,陈见微已经做好了直面低效率对话的准备。
一一好家伙,三个都是做技术的理工科生。然而陈见微没想到的是,不仅启明星的产品给了她巨大惊喜,创始人本人的存在同样也是一个巨大的惊喜。
只一个开头,陈见微就知道了,坐在对面的宋敏行,属于技术交流二合一的创始人。
她不知道的是,为了向投资人深入浅出讲明白这些内容,宋敏行她们拉了阮软进行过″特殊排练”。
阮软一开始很惶恐,说自己没有任何相关专业背景,听她们说话根本像听天书一样,怕自己耽误她们时间。
结果宋敏行、江凌云和传说中的姜神,三个人互相对视一眼,异口同声道:“我们要的就是你这样的听众。”
宋敏行特意交代阮软,让他有听不懂的地方,立刻打断她们。她们会针对他的疑问,对于叙述的言语用词进行修改调整,一直改到他听明白了为止。
而只要阮软的眼神一出现飘忽,进入放空的状态,她们也会停下来,对于稿子进行标注。
有时候不是没说明白的问题,而是吸引力的问题。因为投资人都是非常忙碌的,每一次的见面都是对方抽出了自己宝贵的时间。
在这短短的时间内,她们必须时刻抓住对方的注意力。在这个练习和实践的过程中,宋敏行她们也是深刻理解了课堂上创业导师所说的"本质是sales"。
这是个多么讲究快速高效的时代啊。
人们很少有耐心面对长篇大论,即使是快节奏的短视频,倘若开头的几秒钟不能立刻吸引观众,那么观众就会立刻无情地划过去,没有丝毫的停顿和犹豫宋敏行她们这么长时间的“特训",今天在陈见微这里也是见了成效。沟通一直进行得十分顺利。
她们其实之前也一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