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4 章 (第2/3页)
棠落辞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歌古小说www.xishoujianguanggao.cn),接着再看更方便。
支撑起一个铁矿的消耗,造兵器,是最费钱的事情了。
“殿下,百姓们刚才瘟祸中度过,此时尚如惊弓之鸟,可不能在这档口大规模征发徭役呀!”
第二个发言的是计枢,他自任古渡郡守之后就一直兢兢业业,听到太子说发现铁矿后的第一反应就是徭役问题。
瘟疫的阴影尚未散去,正是该带领百姓休养生息的时候,一个铁矿从伐木烧炭到开采冶炼,所需的人员至少数千名。
再加之矿上工作的特殊性和危险性,也限制了前往此项徭役的人员必须都是青壮年,数千名的青壮年,对人口五万的古渡郡而言,已经是极大规模的徭役征发了,而且征发的都是百姓家中的顶梁柱。
一个搞不好,只怕会将好不容易聚起来的民心顷刻丧尽,那就极不利于此地的长治久安了。
他自然知道太子是一个宽厚仁慈之人,但君主的宽厚仁慈并不能体现在征发徭役上。
因为徭役制度本就是大雍的国策,就是计枢本人也觉得这项政策理所应当,只要不要像先帝那般到处大兴土木随意征发,他都觉得没有什么问题,只是如今的时机实在不对,而一郡的人口也不足以满足铁矿的需求,方才出言劝阻。
群臣听完两人的言语之后也纷纷附和,就算是姜泽等武将也不例外。
虽然铁器对谈他们的吸引力无疑是巨大的,而且总给人一种若能够全军装备上就天下无敌的遐想,但他们也知道目前的情况并不允许大规模的开采冶炼,强忍着唾手可得却要强行推开的心痛,他们选择和文臣站在了一起。
毕竟铁矿现在就在他们的地盘上,只要守好了谁都拿不走,但人心散了就很难再挽回了。
大不了以后他们请命自己带兵前去开采冶炼,到时候就算是卡着卫衍的脖子,也要让他吐出可以支撑武装一支精锐小队的冶铁开销。
完全不知道自己已被武将们暗中惦记了的卫衍,还在心里默默盘算着如今的各项资产,发现想要维持住眼下的情形度过冬天,都有些紧紧张张的。
除非把全郡田地的粮食收割回来,还有那么点维持铁矿开采冶炼的可能,但全郡中除了城中留有的五万余人外,其余村落人口不是流亡,就是死亡,所以至今也没想到万全的办法能将那些无主土地上的粮食收割回来,他们占据了全郡粮食的绝大多数。
但就如计枢所言,哪怕是他的粮食管够,人口也不足以支撑,所以此时太子想要冶铁制兵,着实难办。
看着因徭役问题而统一战线的文臣武将,虞煜颇感欣慰,没想到自己的臣子竟然可以为民考虑到这种地步。
同时觉得自己想要在这里实行的以工代赈的方法,或许在群臣处受到的阻力并没有他想象中的那么大。
群臣不知道自己为太子的江山考虑,在太子的耳中已经变成了为民考虑的事情,他们正焦急的等待着太子的下一步安排。
“孤也知当前不是开矿冶铁的最佳时机,所以也并不打算在此时大肆开采,之所以召集诸位集议于此,是为了商议另一件迫在眉睫的事情。”
说话间,正了正神色,虞煜缓缓扫过在场的每一个人,见所有人在听到他另有安排的时候,都纷纷的松了一口气。
于是,也不再和群臣纠结矿山之事,毕竟当务之急,还是以工代赈政策的制定。
虞煜在斟酌了一下之后,就决定借此次秋收为由,改良徭役之法彻底将以工代赈这一政策推上台面。
“不知众卿,对以工代赈这四个字有何看法?”
以工代赈?
群臣从未听过这个说法,但也知道应该又是他们殿下的奇思妙想,自从进入古渡郡后,他们对虞煜这种层出不穷的奇思妙想已经见怪不怪了,虽然有时候听起来不靠谱,但用起来却意外的不错,有时候甚至会盼望着太子殿下能多一点的奇思妙想,好让他们日常工作上也多增加一些便利。
尤其是最近正在使用虞煜提出的表格统计法的计枢等人最有发言权。
以工代赈从字面意思来看并不难理解,只是他们不清楚这其中的工和赈分别是在什么范围内,又是以什么东西为赈?
“臣等愚钝,还望殿下解惑。”
彼此对视了一眼之后,他们还是决定先听听太子是怎么讲的,毕竟以他们对太子的了解,能让他拿到集议上讨论的东西,必定也有了一个简单的轮廓,无非是想让他们完善细节罢了。
毕竟此前种种,也大多如此。
虞煜之所以提问,不过是趁机抛出议题罢了,并不期望臣子们说出个一二三来,虽然见他们的神色已经有了些许了然,但更多的却还是疑惑,于是在他们提出解惑之语的时候,就顺势而下,将自己规划好的政策一条条摆了出来。
群臣一听之下才发现,自己此前的猜测是错误的,这次太子已经全部谋划好了,根本不需要他们之前一样来完善细节。
敏锐一点如傅泓、计枢等人,已从中感受到了虞煜不同寻常的态度,以及这个政策背后所代表的意